经历了去年资产负债“双杀”的高压,今年,中国保险业正在逐渐走出“至暗时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3年一季度保费收入悉数出炉。
据《华夏时报》记者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合计总揽总保费收入破万亿元,约为1.06万亿元,保费增速回暖,同比增长4.85%。
分业务来看,今年一季度,财险业务延续高景气度,财险“老三家”保费增速均超过5%,太保产险、人保财险两家增速更是超过10%。
寿险业务方面,今年一季度保费收入则呈现出“两升三降”的分化态势。对此,业内专家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分化符合预期,并表示虽然各家转型步调不一致,走出改革困境有先有后,但整体看好年内寿险业的复苏。
总揽保费超万亿元,保费增速回暖
整体来看,五大险企一季度保费增速整体回暖,且呈现出“四升一降”的分化态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四家险企保费收入均实现正增长,仅新华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微降。
具体来看,今年首季,中国人寿保费收入规模最高,中国人保保费增速最快。
其中,中国人寿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约为3272亿元,同比增长3.9%;中国人保方面保费收入为2497.34亿元,同比增长7.47%;中国平安方面为2601.59亿元,同比增长5.55%;中国太保方面为1544.53亿元,同比增长3.85%;新华保险实现保费收入647.72亿元,同比下降0.18%。
对此,首都经贸大学农村保险研究所副所长李文中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表示,这是因为除了新华保险外,其他四家公司都有财险业务,而财险业务去年就已经走出业务调整周期实现明显的增长,但是寿险业尚未完全走出调整周期,从而导致业务上最终呈现出“四升一降”。
财险延续高景气度,增速均超5%
今年一季度,财险业务延续高景气度,财险“老三家”保费收入依旧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增速均超过5%。
具体来看,太保产险今年首季保费增速最快,同比增长16.8%,实现保费收入575.43亿元;保费规模方面,人保财险仍稳坐头把交椅,保费收入为1676.41亿元,同比增长10.2%;而平安产险方面累计保费收入769.58亿元,同比增长5.4%。
此外,人保财险和平安产险公布了车险业务数据。数据显示,在今年一季度国内汽车销量同比下降6.7%的背景下,两家险企车险保费规模仍然实现增速超过6%的较快增长。其中,人保财险车险业务保费收入679.33亿元,同比增长6.5%,平安产险车险业务保费收入500.25亿元,同比上涨6.2%。
展望后市,财通证券分析师夏昌盛预计,车险量价齐升逻辑仍将延续。一方面,扩大内需战略下,汽车消费支持政策有望继续加码;另一方面,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提升,有望驱动车均保费向上。
夏昌盛认为,随着宏观经济复苏、居民收入预期修复,汽车销量回暖有望驱动车险保费持续增长。
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也认为,随着居民购车需求回升以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车险保费将维持增长,同时非车险也有望在政策支持和经济预期改善下延续向好态势。
寿险业务分化,但年内行业正增长可期
此外,一季度正值保险行业传统“开门红”,寿险业务表现备受关注。
记者注意到,今年一季度,除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外,另外三家险企寿险业务均有下滑,呈现“两升三降”态势。
具体来看,今年一季度,平安人寿方面保费同比增长最快,为5.6%,中国人寿方面同比增长3.9%,而太保寿险、人保寿险和新华保险保费则分别同比下降2.6%、0.6%和0.2%,其中太保寿险下滑速度最快。
对此,李文中表示,“中国人寿和平安人寿一直是我国寿险市场领头羊,引领寿险行业的发展,当前率先走出调整实现复苏符合预期。”
他补充道,“由于1月份寿险业受疫情影响较大,而且各家险企的业务渠道结构也存在一定差异,5家上市险企的寿险业务出现分化也比较正常。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善,全行业在年内实现正增长还是可期的。”
展望全年,业内均对产寿险业增长表示看好。
李文中认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今年保险业将会摆脱疫情影响,产寿险业都实现增长应该是基本确定的。“当然,由于寿险业各家公司的业务转型步调不太一致,有的公司实现增长来得可能会晚一点,增长能力可能会弱一些。”
信达证券分析师王舫朝也指出,随着各大险企在储蓄型、保障型等代表性险种上的不断创新和迭代升级,更丰富的产品体系有望进一步满足复苏中的保险需求。同时,各大险企一季度保费表现有望为一季度业绩奠定坚实基础,新业务价值表现有望同比回暖,夯实利润表现。
在今年3月底中国人寿召开的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寿董事长白涛就曾对《华夏时报》等媒体在内的记者道出了他对行业发展的信心:“未来10年我国人均收入会翻番,保险需求尤其是寿险会有比较大的提升,所以我对未来人身险市场充满信心,对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也对2023年及以后中国人寿的业绩增长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