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 > 详情
【天天聚看点】强根固魂挑大梁|《南沙方案》一周年·党建深调研⑥

南方Plus   2023-07-03 18:15:25

编者按


(资料图片)

红色引擎,动能澎湃。

《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发布迎来一周年。《南沙方案》明确提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一流党建引领南沙发展。

湾区党建,南沙范例。由南方日报、南方+南沙新闻联合南沙区委组织部联合推出“湾心奔涌向世界——党建引领南沙高水平开发开放深调研”,探索国际化背景下的党建工作新路径、新方法,通过党建工作汇聚起南沙开创未来的磅礴力量和强大信心。本篇为深调研第6篇,强根固魂挑大梁。

广州南沙,曾经的旧厂房和农田被拔地而起的大学院所、科技园区、高楼大厦覆盖,密集的交通网在这里交会串联,高端人才密集来此交流与扎根,万千生机与发展活力不断迸发……从航运物流、旅游交通、金融服务、现代农业到城市综合体和产业园区,南沙的开发建设,与背后国企力量密不可分。

一部国企发展史,就是一部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历史。近年来,南沙区通过“红管家”党建品牌引领,搭建区属国企与驻区央企互促共赢的“红色立交桥”,发挥国企的主力军作用和党建在国企改革发展中的独特优势,把党建成果转化为企业发展和南沙开发开放的“稳压器”和“助力剂”,强根固魂,挑起南沙开发建设的大梁。

党建和业务融合,推动国企发展行稳致远。

“一企一品”打造“红管家”品牌

目前,南沙区属国企存量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合计64项,项目本年度计划投资金额111.64亿元,分布在功能地产开发建设、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文化旅游经营、金融类金融机构运营、战略投资、招商服务、人才服务、公共服务、现代农业产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综合交通运营等范围,不折不扣地挑起南沙开发建设的“大梁”。

党建引领国企高质量发展,南沙通过打造的“红管家”党建品牌,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和科学发展优势。

“南沙的国企党建工作,三个字来概括的话就是‘红’‘管’‘家’。”南沙区国企党工委副书记宋天福介绍道,“具体而言,‘红管家’就是要通过党的学习教育铸牢党建根基,彰显‘红色践行者’政治属性;通过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彰显‘国资管理者’监管属性;通过搭建党建共建机制,彰显‘国企娘家人’服务属性。我们党建品牌‘红管家’的名字也正是由此而来。”

发展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通过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南沙积极推动国企改革发展,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开发建设集团推进“党建+项目”活动,实现重点项目“网格化”全覆盖,推动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项目、国际人才社区(产业配套宿舍)项目、横沥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等重点工程项目提速增效。

科金集团积极为区内中小微企业供量身定制的融资方案,以实际行动积极帮助区内企业解决融资问题,让“金融惠民”看得见、摸得着。农业集团推进“南沙青蟹”等名优水产的地理标志创建,建立统一的公共品牌及销售渠道,充分发挥渔业产业园联农带农助农富农的功能作用。

为深化落实“红管家”党建品牌,南沙各区属国企也结合企业实际,提炼形成自身特色党建品牌,“一企一品”基本形成。

资产经营集团把党员教育平台建设与集团文旅项目打造相结合,配合区委组织部、区国企党工委打造党旗红学院(首个区属国企党员教育培训基地),打造了横档岛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省委党校、市委党校现场教学基地)、虎门税史馆(国家税务总局7大税史教育基地)、大角山海防教育基地(广州市首个海防教育基地)等一系列的党员教育现场教学和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集团还创新开办标准化课程(党建微课堂)、沉浸式课堂、拓展式课堂300多场,有效探索了国企党员干部职工教育培训新载体、新模式,凝聚党建力量,有效盘活本地历史文化资源。

“2020年之前南沙虎门炮台(包括大角山炮台、上横档岛炮台、蒲洲炮台)等历史文化资源的年参观人数仅有3万人次,通过资源盘活,现在每年参观总人数达到了50多万。”资产经营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样既能打造我们的‘国企党旗红’党建品牌,也能助力南沙国企‘红管家’品牌的打造,同时也在业务上更进一步,实现党建与经营载体的双向提升。”

多方共联架起发展“红色立交桥”

通过打造“红管家”党建品牌,南沙还积极推动区属国企与镇街、驻区央企以及非公企业等达成共建,架起“红色立交桥”,凝聚各方力量,共谋高质量发展。

借助南沙驻区央企众多的优势,去年八月,南沙区国企党工委以及南沙区属国企与驻区央等15个单位代表共同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建立党建联席议事机制,由区属国企轮流主办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联合优势资源,加强共商共建与务实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根据协议,多方按照“组织串在产业链、阵地建在产业链、活动办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难题解在产业链、发展谋在产业链”的思路,南沙区属国企、驻区央企通过“1+1”“1+N”共建关系,探索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党建,推动产学研单位、上下游企业开展党建联建,形成共建促发展的联建模式。

例如,在灵山岛尖开发建设过程中,区属国企开发建设集团与央企下属子公司中交城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灵山岛尖城市综合开发项目。“这样,在加快推进区域城市一级开发的同时,也有助于区属国企学习相关开发建设经验,帮助我们的区属国企加快成长。” 宋天福说。

南沙科金集团与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碳中和产业园与基金建设;南沙公控集团与广州科技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大湾区海外博士驿站项目;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承接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湾区农谷项目建设;南沙交投集团与华润置地控股有限公司、广州市城投发展控股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展南沙全民文化体育综合体项目……随着多方多级共建的推进,越来越多合作也借由“红色立交桥”产生,不断迸发发展活力。

“除了推动与驻区央企共建之外,我们还整合区属国企与政府机关党组织和镇街社区党组织的资源,形成了‘1+1>2’的效果,不断增强南沙在文旅、公共服务、产业聚集等领域的影响力。”宋天福表示。

近年来,资产经营集团加强与属地南沙街等单位的政企共建,加快推进土地物业、重点项目开发建设、片区规划及环境整治、文化旅游合作、财务历史问题解决。“其中,我们与南沙街联合举办的乡村音乐会、粤剧文化节等共建活动,成为网络热点,促进游客量同比增长200%。”资产经营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

另一方面,共建不仅仅助力区域发展,也在实打实地解决企业自身的发展难题。通过与金融单位共建,资产经营集团成为南沙区首个通过发行债券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区属国企,累计融资38亿元,大幅度降低了公司融资成本。

“红管家”架起“红色立交桥”,构建多元协同发展的“强磁场”,强根固魂,挑起南沙开发建设的大梁。

【采写】南方+记者 任燚

【统筹】柳时强

【作者】 任燚;柳时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资讯